昨天家裡送來了一台九陽豆漿機(最新的機種)~
因為小孩要執行斷奶所以想用豆漿代替
懶人如果要直接用古老的方式來煮豆漿
可能小孩會發狂(因為懶人想到如此多的步驟就覺得小孩喝水就好)
所以隨口跟爸爸說起了九陽豆漿機(因為看了很多部落格的媽媽寫了好像真的無敵方便)
對於沒用過的儀器
我都會看一下說明書
看了好幾次的操作描述(在按操作按鈕那邊的步驟~我一直很難理解描述的是甚麼東西)
可能很多用過的人會很想恥笑我~不就是這樣那樣操做就對了
操作面板上也就那幾個按鈕~有甚麼好擔心的~有甚麼好不會操作的
出於自己的職業病~對於操作順序跟操作回饋的訊息我都會很仔細的去看
我不知道亂按那個面板機器會不會就爆炸(爆炸是我自己想像的~)
其實我覺得只要操作說明在描述按鈕步驟那邊的寫法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讓人覺得比較不焦慮(是的~我就是會焦慮的那一型的使用者)
例如假設正確的操作應該是(寫假設是因為我還搞不清楚怎麼正確按~但是就是煮出來了)
按下"選擇"-->等待項目選單紅燈亮起-->按下"乾豆"-->"按下啟動"
-->機器大約安靜10秒會出現"嗶嗶"兩聲短音-->已正確啟動
把操作過程中機器會有的回饋訊號還有按鈕選項依序編排至少就可以讓使用者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有一個依循
如果是是用敘述性的寫法那就要有一個設計就是防止使用者看不懂去亂按面板
(不然就是要設計成亂按也不會怎樣{有些比較精密的東西亂按會導致控制程式出現問題})
還有另一個設計的方法就是操作面板的提示燈號可以變成目前可以按的才將燈號亮起搭配顏色的調整(不過通常這樣的設計方式在工作上比較不討喜~因為工作會變複雜<--這邊的工作指的是設計工作)
不過真的想要避免使用者的誤解就是把操作手冊寫好~(但是這其中充滿了學問~也要花非常多的時間~)(設計者覺得簡單的~使用者還是會一頭霧水的狀況居多)
反正就是碎碎念一下操作心得
那到底好不好用呢?
我自己覺得跟古老時候煮豆漿的方法比起來真的可以減輕很多主婦的負擔(懶人"我"願意使用)
但是味道來說我還是偏好古老時候煮豆漿方法的滋味
---------------------------------------------------------------------------------------------------------------------------------
第二次使用時有不小心操做到對的方法~
但是還是對按鍵的設計與操作順序有著迷惑~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童年回憶之不知如何開口篇與媽媽的公園訓練
小時候我大多數都是處在一種畏縮的狀態
不太擅長跟小朋友玩
當然因為在一個區域住久了還是會有鄰居的玩伴或是表兄弟姊妹
很熟識的狀態下
還是可以跟大家一起遊戲對話
但是面對陌生的新面孔
總是不知道怎麼開頭才好
記得小學一年級入學第一天
班上的同學幾乎互相都是幼稚園就認識的朋友
不知道如何開始跟人對話的我
趴在桌上偷偷的將手默默的移動去碰觸坐在我隔壁的同學
我也忘了是否有成功開啟認識的第一步
不過這件事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腦海
對於朋友的該有距離保持以及如何在友誼中依然保有自我
倒是受到很多教訓後才慢慢演化成現在的樣子
為什麼會想起這樣的事情
是因為孩子已經長大到需要開始有社會結構練習
今年已經開始帶他去公園的遊樂場一邊玩
一邊慢慢練習如何跟不認識的一堆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遊樂器材
這不只是小小孩的訓練
也是媽媽的膽量訓練
我自己發現本能上還是會有叢林的母性出現
就是發現有別的小孩侵入我家幼兒範圍時會提出警告
(偶爾會拿捏得不好對別的小孩語氣很兇)
(或是腦內已經將對方過肩摔好幾次了)
小小孩的玩具被拿走了媽媽也是要去追討回來~
(這種時候都顧不得別的小孩會不會傷心~
講好輪流玩還是會有小朋友忘記~
自顧自的玩了很多次但是不想輪給別人~
還有的會跟我說他只有玩了一次~
<見鬼了>就是玩了很多次不想輪流我才會把玩具收回來的)
以我自己很孬的性格其實本來很難向人拿回自己的東西
但是叢林母性的本能都會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出來~
直接拿回自己小孩的東西或大聲警告其他小朋友不可以推人或打人
(大概是內心會出現如果我教自己的小孩被拿走就算了~這樣不是個良好的榜樣)
不過大多數還是在教自己的孩子要如何保護自己並且遵守排隊遊玩
不太擅長跟小朋友玩
當然因為在一個區域住久了還是會有鄰居的玩伴或是表兄弟姊妹
很熟識的狀態下
還是可以跟大家一起遊戲對話
但是面對陌生的新面孔
總是不知道怎麼開頭才好
記得小學一年級入學第一天
班上的同學幾乎互相都是幼稚園就認識的朋友
不知道如何開始跟人對話的我
趴在桌上偷偷的將手默默的移動去碰觸坐在我隔壁的同學
我也忘了是否有成功開啟認識的第一步
不過這件事一直深深刻在我的腦海
對於朋友的該有距離保持以及如何在友誼中依然保有自我
倒是受到很多教訓後才慢慢演化成現在的樣子
為什麼會想起這樣的事情
是因為孩子已經長大到需要開始有社會結構練習
今年已經開始帶他去公園的遊樂場一邊玩
一邊慢慢練習如何跟不認識的一堆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遊樂器材
這不只是小小孩的訓練
也是媽媽的膽量訓練
我自己發現本能上還是會有叢林的母性出現
就是發現有別的小孩侵入我家幼兒範圍時會提出警告
(偶爾會拿捏得不好對別的小孩語氣很兇)
(或是腦內已經將對方過肩摔好幾次了)
小小孩的玩具被拿走了媽媽也是要去追討回來~
(這種時候都顧不得別的小孩會不會傷心~
講好輪流玩還是會有小朋友忘記~
自顧自的玩了很多次但是不想輪給別人~
還有的會跟我說他只有玩了一次~
<見鬼了>就是玩了很多次不想輪流我才會把玩具收回來的)
以我自己很孬的性格其實本來很難向人拿回自己的東西
但是叢林母性的本能都會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出來~
直接拿回自己小孩的東西或大聲警告其他小朋友不可以推人或打人
(大概是內心會出現如果我教自己的小孩被拿走就算了~這樣不是個良好的榜樣)
不過大多數還是在教自己的孩子要如何保護自己並且遵守排隊遊玩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炎夏墾丁遊_海灘跟過年的高速公路一樣_day1
今年上半年實在忙碌
忙到都不覺得自己很想出去玩
終於到了6月底7月感覺應該是要出門走走
雖然知道是恐怖的暑假期間
還是帶了小孩兒去墾丁挖沙沙
這一次的行程安排多了一個海生館
三天二夜一樣玩得很鬆散~
第一天下午到達民宿放了行李休息一下就帶小孩往凱薩那邊的小灣去挖沙
海灘上佈滿了人體(這句話講得有點可怕)~但是就是充滿了人
我們往邊界沙粒比較粗的地帶還有遮陰的地方去才比較少人
小孩兒目前快要三歲了
有更清晰的認知能力跟記憶
平時媽媽又很嚴格的訓練小孩
帶他出門玩耍越來越輕鬆
晚上吃了凱薩的"發現西餐廳"
覺得最好吃的是水果塔的塔皮(>"<)
海鮮類的水煮蝦(沒有抽腸泥~有點讓人失望)~(蝦子的腸泥有沒有抽掉於我來說是餐廳的等級指標~)
第二好吃的是炸魚條(味道很像土托魚羹的炸魚)
第三好吃的是明太子鮭魚燴花椰菜
很久沒去凱薩吃這個~覺得菜色有比以前稍稍退步
(去年去小灣的附設酒吧喝調酒~也是覺得跟以前比起來水準有差~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值班的調酒師心情不太好)
不過如果初次到墾丁去玩我覺得這個選擇至少很安全
地雷食物很少~踩到雷大概也只是不合自己的口味~不太會遇上難吃到想哭的東西
而且我也看到餐廳內有告示說如果有帶三歲以下小朋友到餐廳它們也提供粥品
這樣大人就不用擔心小朋友要吃甚麼了
算是非常貼心的服務
因為是今年第一次出門玩耍
旅遊經費還在充裕的狀態
所以這次都有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
沒有考慮太多預算~要感謝爸爸~
吃飽以後就回民宿睡覺去了(然後其實我到小7買了小瓶梅酒~愉快的喝了)
忙到都不覺得自己很想出去玩
終於到了6月底7月感覺應該是要出門走走
雖然知道是恐怖的暑假期間
還是帶了小孩兒去墾丁挖沙沙
這一次的行程安排多了一個海生館
三天二夜一樣玩得很鬆散~
第一天下午到達民宿放了行李休息一下就帶小孩往凱薩那邊的小灣去挖沙
海灘上佈滿了人體(這句話講得有點可怕)~但是就是充滿了人
我們往邊界沙粒比較粗的地帶還有遮陰的地方去才比較少人
小孩兒目前快要三歲了
有更清晰的認知能力跟記憶
平時媽媽又很嚴格的訓練小孩
帶他出門玩耍越來越輕鬆
晚上吃了凱薩的"發現西餐廳"
覺得最好吃的是水果塔的塔皮(>"<)
海鮮類的水煮蝦(沒有抽腸泥~有點讓人失望)~(蝦子的腸泥有沒有抽掉於我來說是餐廳的等級指標~)
第二好吃的是炸魚條(味道很像土托魚羹的炸魚)
第三好吃的是明太子鮭魚燴花椰菜
很久沒去凱薩吃這個~覺得菜色有比以前稍稍退步
(去年去小灣的附設酒吧喝調酒~也是覺得跟以前比起來水準有差~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值班的調酒師心情不太好)
不過如果初次到墾丁去玩我覺得這個選擇至少很安全
地雷食物很少~踩到雷大概也只是不合自己的口味~不太會遇上難吃到想哭的東西
而且我也看到餐廳內有告示說如果有帶三歲以下小朋友到餐廳它們也提供粥品
這樣大人就不用擔心小朋友要吃甚麼了
算是非常貼心的服務
因為是今年第一次出門玩耍
旅遊經費還在充裕的狀態
所以這次都有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
沒有考慮太多預算~要感謝爸爸~
吃飽以後就回民宿睡覺去了(然後其實我到小7買了小瓶梅酒~愉快的喝了)
訂閱:
文章 (Atom)